安娜寇蒂斯:美麗與瘡疤

安娜寇蒂斯(Anacortes)的居民流著和拉康納的截然不同的血液。

相對於拉康納對於過度開發持保留的態度,安娜寇蒂斯一開始就極力追求開發。它的創辦人艾默斯·包曼(Amos Bowman)立志要它成為西部的紐約。他先是開了一家木材廠,然後又成立了一個報社,鼓吹北方太平洋鐵路(Northern Pacific Railway)把安娜寇蒂斯當做西部的終點站。這個願景雖然因為1891年房地產泡沫破滅而沒能實現,但是一百多年以來,該市從林業衰退以後轉型成漁業和造船重鎮,一直是著重在開發和就業的角度來經營。它唯一和拉康納類似的地方是都以創辦人的配偶命名(見運河上的拉康納一文)。大概包曼夫人有在先生耳邊嘀咕,所以包曼只好也用她的閨名Ann Curtis的諧音來稱呼這個新市鎮Anacortes。

上世紀50年代,大型石油公司蜆殼(Shell)和德士古(Texaco)選上了在帕迪亞灣(Padilla Bay)中的一個半島馬區點(March Point)來造煉油廠,地點顯著,從市中心看得一清二楚。當初大概完全沒有環評這件事,帕蒂亞灣很淺,是一個亟須保護的生態中心,稍有不慎就是環境的災難。它們的安全紀錄也讓人不是很放心:1998年和2010年兩個煉油廠各自發生了一次大爆炸,死了十幾工作人員。

除了煉油廠像一個瘡疤在海灣中間以外,安娜寇蒂斯的周遭有港灣島嶼,遠方有皚皚的雪山,是一個很漂亮的小鎮。因為奧林匹克國家公園(Olympic National Park)的高山的屏障,這裡的年平均雨量只有西雅圖的一半,所以是一個宜居的城市。

很多人不知道安娜寇蒂斯位於一個島—費達哥島(Fidalgo Island)—上,這個島的名字是溫哥華取的,紀念西班牙探險者薩爾瓦多·費達哥(Salvadore Fidalgo)。費達哥島的東邊由史溫諾米希運河和大陸,南邊由欺騙海峽和惠德比島,分割。20號高速公路把大陸和兩個島連接起來,費達哥島因為兩頭都有橋樑,所以感覺不像一個島,而惠德比島只有北邊有橋,南邊還得靠渡輪出入,所以島嶼的氛圍比較濃厚。

安娜寇蒂斯是聖胡安群島的門戶,所有去聖胡安的渡輪都是從西北角的渡輪口出發。渡輪口附近還有一個叫做華盛頓的公園(Washington Park),為於最西北的岬角,在這裡向西看去,近的是歷歷在目的聖胡安群島,遠的,似乎漂浮在雲上的是奧林匹克國家公園裡的山脈。

上世紀下半,環保意識抬頭,安娜寇蒂斯在西南保留了2800英畝的森林,90年後停止砍伐,現在裡面有非常完整的步道系統。從哪兒爬上伊利山(Mt Erie),有280度的視野可以看到史卡吉灣和胡安·德·富卡海峽和其中的島嶼,是沙利希海最秀麗的景點之一。

從伊利山看史卡吉灣

珊特岬碼頭(Cape Sante Marina)在市區的東邊。它的新區水道和船位寬廣,設備齊全,是過渡船隻喜歡停靠過夜的碼頭,夏天如果沒有提早預定,一位難求。下了船可以走路到附近的老街,那邊有蠻像樣的餐廳和商店,吃過飯還可以去岬頂走走,天氣好的時後可以看到東邊的山脈和俯視市區的街景。

珊特岬碼頭

碼頭的入口和遠方的煉油廠

從這裡開船出發去聖胡安要先進入桂梅斯水道(Guemes Channel),然後橫跨羅沙利歐海峽(Rosario Strait),從柴契爾孔道(Thatcher Pass)進入。桂梅斯水道的潮流是東西向,流速可達5海里,而羅沙利歐海峽是南北向,可達3海里,所以像我們只有小馬達的帆船就要注意潮流的方向和速度,不然常常走了半天才發現雖然船速看起來是6至7海里,可是實際上的地面速度(SOG, Speed over ground)只有1至2海里。羅沙利歐海峽在這裡寬達5海里,在海上可以看得很遠,明明覺得柴契爾孔道就在前面,如果不順潮的話,會覺得要開得很久才到。順潮又順風的話,只要把帆拉起,輕輕鬆鬆,安安靜靜就過了海峽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波爾斯波:北歐的縮影

克馬斯:歷史的滄桑

聖胡安島:旗桿見證的歷史